当前位置:首页 > 艾滋病 > 正文

肠黏膜是艾滋病毒“避难所”

来源:心同网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08-11-18 【投稿】 字体【

美国科学家在爱滋病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发现:爱滋病病毒(HIV)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为它们能藏匿在患者的肠黏膜内,躲避药物治疗,并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这一发现将可能使爱

美国科学家在爱滋病研究方面取得重大发现:爱滋病病毒(HIV)之所以难以根除,是因为它们能藏匿在患者的肠黏膜内,躲避药物治疗,并破坏患者的免疫系统。这一发现将可能使爱滋病疗法发生革命性变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对十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V)治疗的HIV携带者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并对其肠黏膜切片进行了前后对比。研究发现,尽管治疗对血液中的HIV数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但HIV仍能躲在肠黏膜进行复制,攻击T淋巴细胞,破坏患者免疫力。

  负责这项研究的丹德卡尔教授表示,与肠道有关的淋巴组织占了人体免疫系统70%。恢复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对于抑制并清除病毒至关重要。但如果肠道发炎,就会打破病毒与免疫系统之间的平衡,促使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并导致HIV携带者发病。

  研究小组曾对一批HIV携带者进行过研究,他们已携带病毒10年却没有发病。检验结果显示,他们的肠淋巴组织没有被HIV病毒控制,因此免疫系统得以正常运作。

  丹德卡尔教授表示:“感染者与病毒之间的真正战斗发生在肠组织内部,从感染病毒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医学界必须集中力量改善针对肠黏膜内爱滋病病毒的治疗,提高患者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