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很严重吗?在沉沦的路上,我与你同行!(7)

来源:心同网 作者:一株野草而已 时间:2015-12-02 【投稿】 字体【

第一年,在数多的漫漫长夜里,辗转反侧,孤枕难眠,百爪挠心般渴求着一个释放欲望的人儿;第二年,已习惯偶尔与五姑娘相伴的日子,却也不时怀念鲜活肉体的温存;第三年,映入眼眸的帅哥再也激发不出心内一丝的情欲,我,已然成了性冷淡。

人们总说,亲情是最宝贵的,是能超越一切的。我相信这是真的,可两千多年苏秦就感慨的:“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到现如今普法栏目,亲情间的反目成仇,这样的剧目总令人唏嘘不已。

我想,为何那么多人不出柜呢?除了不愿亲人担心,失望,难过之外,是不是恐惧着他的亲情无法超越同志的身份?

时隔十年,依然记得父亲在心理治疗中心说的:“你改不了,死了也好”。如今再看手腕上的那道疤痕早已淡了许多,可是心里的呢?

我并不无辜,可我也没有犯罪,一切即便是我的错,可我也为自己的选择吃了那么多苦,仅此而已。

两年多前,曾有人问我的幸福是什么? 我说,幸福对于我来说,就是每日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而且不会觉得难受。我想,人虽境遇不同,可有些感受还是相同的。

二十七岁的年纪算不上很年轻,可也能说是年轻的孩子。

曾经,我最好的一个兄弟问我,这事怎么能发生在你身上呢?我说,世界上有合适的时机发生不幸吗? 这大概就是程浩说的,幸运和不幸,都需要有人去承担。一如前文言到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应是最终答案,只是多数人并不满意,不能得到安慰。

程浩说: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但这是认真生活的表达方式。我也问过自己为何四年多来看那么多书,而不是更努力点多赚点钱,不去多花时间去认识和结交朋友,开始时并没有答案,后来渐渐的才发现:文字,让我平静,也让我不会长时间的感觉寂寞。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条路子,通向无限深邃的渊谷,临渊犹疑的仍是有隔,敢于纵身的,一潭清流即是天空,难的不在于这认知,而在于跃与不跃。程浩为什么会给人震撼呢?因为他选择了纵身跃下。而多数人是绝不肯的。

至于思考,我从不鼓励别人去思考,也总对别人说,没事多去吃吃喝喝,玩玩,找乐子,看个屁的书呀,思个鸟玩意哦。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的根本就是在思想本身的荒谬,而真正的思考从来就是相当的痛苦,是要经历不知道多少回心肠的转折的。

曾有人问我,你是个坚强的人,我说,与其说我坚强,不如说因为我对死亡有着无限的恐惧,而不得不活下去。

四年多了,没找过BF,419也没有过,故而有人曾说我是个善良的人。但我认为善恶是互相牵扯不清的,没有人真正罪恶,也没有人完全无辜,世界就像个大矿坑人人互相挖掘,所得仅止是碎屑,如何界定是非?在我心中,惟一真实的标准只有美。是故,人念念不忘和年年想忘而不能忘的就是对美的那份执念。

素慎的回帖(二)

所以,这一次,我想听听关于人的躯体使用、宗教、信仰或者与此相关的其他。

且,这是一直想听野草本人谈的——

英国历史上有一个的案例“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

1883年,澳大利亚游船木樨草号从英国埃塞克斯前往悉尼,途中沉没,四个幸存者——船长杜德利、助手斯蒂芬、船员布鲁克斯和见习船员帕克——被困在一艘十三英尺长的救生艇上,全部食物只有两个罐头。

在第19天,杜德利建议,以抽签的方式选出一个人被杀掉,让其他三人吃掉,以求生存。对此,布鲁克斯反对,斯蒂芬表示犹豫。而杜德利表示:无需犹豫了,帕克身体最弱又没有家人,他肯定先死。杜德利随后杀了帕克,他们三人以帕克的尸体为食撑着。

四天后,他们被路过的法国帆船蒙堤祖麻号救起,蒙堤祖麻号进英国法尔茅各斯港短暂停留,杜德利、斯蒂芬和布鲁克斯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逮捕收监。陪审团同情被告,但为了避免无罪宣告的结果,法官要求陪审团进行特殊裁决,只认定事实。根据陪审团认定的事实,法官宣告被告犯有故意杀人罪,驳回他们的紧急避难抗辩。被告被判处绞刑,随后被维多利亚女王赦免了。

英国法官的判决书很长,其中我一直牢记的一句是,人的生命,只能是一个过程,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能成为一种手段和目的。

1949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啊的教授虚构了一个案例《洞穴探险》,故事的内容相差无几,精彩之处,在于虚拟了五位大法官就此案件出具的五份不同的判决意见书,以及1998年,美国的哲学教授彼德萨伯,对此案重审,出具了九分判决意见书。

每一位法官所立足点,都不相同,人情,道德,正义,法律等概念被反复锤炼,仔细斟酌,如果只读一份判决意见书,那很容易赞同其观点,但是有几种不同的观点,进行着针锋相对的较量,但我觉得不论是哪一份判词都缺乏一锤定音的力量,但作为个人而言,就必然倾向其中的某一份判词,尽管他并不能给自己的这份倾向给出十分有利的理由。

是故,我以前说,人的生命,只能是一个过程,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成为一种手段和目的。我坚定的支持法院判处剥夺他人生命者死刑,不管他多么情有可原。

只是读这样的文字,必须调动脑子,前后对照,反复思考,我觉得非常吸引我,可我也相信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个苦差事。但也只有在这样的反复的论证,针锋相对中,人的思考和智慧,才能够足够积累。对于个人而言,许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相信什么,而是人倾向于那个方向。

《圣经》里的《旧约 传道书》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字,一共十二章。日光之下,本无新事,写出了人世的飘忽无常,除了投向上帝归宿,人还剩下什么力气?或许可以说是厌世最彻底的文辞"金练折断,银罐破裂,日色淡薄,磨坊的声音稀少,人畏高处,路上有惊慌。"可他的出生就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他的文字,诗一般的文字的出现和流传就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他的读者也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虽然他的文字是对人类徒然的努力发出的最为动人感叹的文字。

可你相信上帝吗?

爱因斯坦的回答是:“我不是无神论者。我也不认为我可以称自己为泛神论者。中间的问题对于我们有限的思维来说太大了。我们的状况就像个小孩进入到一个巨大的图书馆中,里面的藏书有许多国家的文字。孩子知道是某些人写了那些书,但是不知道是怎么写的,也看不懂书上的语言。孩子模糊地怀疑书有一个神秘的排列顺序,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对我来说,就好像是一个最聪明的人类面对上帝一样。我们看到宇宙很好地组织、排列着,并且遵循某种法则,但我们只是很模糊地理解这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