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班上那位生病的帅气男生 带走了我的爱意与不舍

来源:阿强同志 作者:小伍 时间:2016-05-19 【投稿】 字体【

彼得潘是指那些长不大的孩子,我就是一个始终不愿长大的人,所以现在虽然毕业参加工作也有几年了,但始终还保留着孩子的那种思维。我明白我这样的人挺不适合现实生活,但就是不愿改变。

班上那位生病的帅气男生 带走了我的爱意与不舍

作者近照

长不大的彼得潘

我出身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就是现在大家口中所说的九零后。二十六岁的年纪,其实并不算大,但自己有一些怀旧的情怀,总喜欢在介绍自己的年龄时添上上世纪这个字眼,感性的觉得有了这个标签,我就与我的祖辈、父辈有了更多的联系——我们一同经历了两个世纪。

彼得潘是指那些长不大的孩子,我就是一个始终不愿长大的人,所以现在虽然毕业参加工作也有几年了,但始终还保留着孩子的那种思维。我明白我这样的人挺不适合现实生活,但就是不愿改变。

我出身在浙江宁波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祖上几代都是寻常农户,没什么特别的家世背景,据说高祖是一位篾匠,编的竹篮可以做到滴水不漏;曾祖没读过什么书,却写得一手的好字;到爷爷这辈,除了农民这个身份,都会一门手艺,爷爷和小叔是木匠,父亲是水泥匠。高祖当年孤身一人来到现在这个小山村,开枝散叶,到如今也有不少的后代。因此,我们家境虽然普通,却有着不少的叔伯兄弟,俨然有着古时那种大家族的感觉,家族的感觉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体会到,连我们这些男孩的名字也是按辈分取得。

江浙这边,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很多家庭都希望能生一个儿子,将来可以传递香火。我的父亲也是,虽然现在他常说儿子女儿都一样,但当年如果头胎我母亲生的是个女孩,在那时严抓计划生育的情况下,即使跑路他也要生一个儿子。我很喜欢孩子,小时候常想让母亲为我再添个弟弟妹妹,即使让我去放牛、种地我也愿意。可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这样的家境是不会再生一个了。母亲常说,是你自己投生的急,这样的家境,你都急着赶来。当年父亲引以为傲的生了一个儿子,不知在日后得知我的真实身份后会是怎样的唏嘘,还会如以前那么自豪吗?

很多小孩,出身时身上都会有青色的印记,据老一辈说,那是在投胎时,不愿投生被打的,而我出身却全身光滑,没有一点印记。出生七天,不哭不闹,只是闭着眼一个劲的睡,母亲那时还担心这个孩子会养不大,每天都会不定时地捏下我的鼻子,确定我只是睡着了。

我的家境不是很好,父母结婚时就欠了一大笔债,所以生下我后,夫妻俩就开始到处做工还债,而我就到处寄养在各处亲戚,哪儿有小孩,就放在哪儿一起带。我的表弟小我三岁,那时外婆在照顾小姨,所以把我也带在身边。我的童年似乎都是外婆带的,外公在我出生次年就走了,外婆很爱小孩,她给了我双份的关爱,是我这生最钟爱的亲人。可惜,在我还来不及回报她的恩情的时候,她就离开了人世。

我很小的时候,就跟在外婆身边,不知是受了外婆的影响,还是冥冥中有某种引导,在很小的时候逢庙必拜,进了寺庙就跟回了家一样自在。而且,自小就喜欢吃素,几乎所有的肉不会去碰,隐隐觉得杀生吃肉于心不忍。所以老一辈都说我有佛性,我也乐意这样的评价。

性别意识

人生第一次的性别意识好像在三四岁时,那时,不知为何,觉得自己是个女孩,缠着母亲要裙子,要耳环。其实,父母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女孩来抚养,只是自小的性格就很温和,从不喜欢与人争抢,也不爱哭闹,谁带都可以,非常文静。这种意识似乎是天生的,吃饭时会不自主地翘起兰花指,为此少不了父亲的责骂。也许,那时,孩子的这种举动,在大人眼中也只是好玩,并没觉得的什么,我母亲很聪明,没有直接粗暴地拒绝我的要求,她把窗帘上的铁环拿下来给我做耳环,当铁环夹住耳垂时候我哭疼时,母亲只是微笑着说,戴耳环就是这么疼,你还要戴吗。我摇手说,不要了,我不要做女孩了。之后,似乎对于女孩的意识慢慢淡化,又以一个小男孩的身份生活了。看到漂亮的大姐姐,就很想亲近她们,吵着嚷着长大要娶她们当老婆。

小学时期,与寻常小男孩不同,不喜欢篮球、足球这样的竞技运动,而是偏向于散步、跳绳这样舒缓的运动,在生活中,开始关注帅气的男人,渴望与他们亲近。但那时不觉得自己是女孩,还是很确定自己是一个男孩,以男孩的身份渴望与男孩嬉闹。直到即将毕业,平生第一次喜欢一个男生时,以前那种女性的心思又出现了,而且很早熟似得在规划两个人以后在一起组建家庭之后的生活。那时,很天真,以为性别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之后会随自我意志而转变,有点神话了。之后,为了那个男生,特意转到他就读的那所初中。原本还想能和他在一起,可惜事与愿违,被分在了两个班级,曾为他对另一个女生好而吃醋,那时的心思完全就是一个小女生的心态。

初中时期,开始渐渐进入青春期,生理上的迅速变化,使得自己第一次出现了性别角色的认识恐慌,开始明白我的男性身份是不可能改变的,不是像小时候那样期望在淋一场雨或者睡一觉后突然改变的。在喜欢男生时,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无所顾忌的憧憬。这个时间段开始烦恼,有时回去想象与男生在一起的生活,有时会想象与女生在一起以后承担丈夫、父亲的身份。那时也在开始关注自我身体构造,时而对男性身体构造而欣喜、珍惜;时而又对此而愤慨。但那时,性别角色的意识不是特别清晰,矛盾与冲突也不是很严重。

性别冲突

高中阶段,那是后青春期的叛逆时期,按照心理学上说,那是个体渴望自我独立的时期,会对父母、老师这样的成年人有一定的逆反。在这一时期,也是性意识开始苏醒的时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开始慢慢趋近成年人,简单地说,就是春心萌动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开始不断对帅气的男生、甚至老师有了幻想,不再仅仅是精神上的陪伴,而是有了性的渴望。这个阶段,对男性的爱慕不再像之前那样能完全以女性身份的替代,因为男性身份的事实不断打破这个幻想,开始有了冲突。

每次在想到与喜欢的男生将来组建家庭时心中的女性角色被男性身份强硬打破,开始对自我身份厌恶,对生理构造厌恶,那种愤慨不是当事人很难感受。这种冲突,无法向外界倾诉,不能告诉身边的朋友,不能告诉父母,只能全部向内宣泄。在高三那段时间,因为这样的冲突,影响了学业,而学习的下滑进一步加重自身的抑郁。那段时间,在不断地想着各种离开人世的方式,如何离开可以舒服一些、可以迅速一些,让别人挽救不过来。幸好那段时间,抑郁的程度还不是很深,还能在相对平静的情况下,去搜索能找到的心理咨询热线。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心理咨询师,她那番开解的确帮到了我很多,她说,你这样的情况,不一定是同性恋,你现在的心理状态并不稳定,你可以先暂时放下,等到二十五岁之后再去看看,如果那时还是喜欢同性,再定性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