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遗书感人心弦!暨南大学男同志跳楼自杀(2)

来源:心同网 作者:心同编辑 时间:2016-01-01 【投稿】 字体【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大一男生在微博上发完一条“#一张照片再见2015#”的微博后,在自己的微博中留下《对不起,再见》遗书,然后在校园内坠楼身亡。对于选择离去的原因,小然说,“这是我的选择,与别人无关。更何况,我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我的抑郁症。

外联部的各位,虽然你们没有很热情地凝聚在一起,但是我莫名地对外联部有好感,庆幸我当初还是选择了外联部。我走了之后,希望你们可以好好地凝聚在一起,真的真的成为很好的朋友。

实践部的各位,想一想,其实我们只是一起共事了三个月,但是我却感觉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很多。我们办了那么多的活动,真的对你们有了感情,可是却要说再见了,部长们,辛苦了,你们选择了我,真的挺冒险的,但是还好你们选择了我。干事们,我祝你们可以早日脱单。不过感情的事情急不来,慢慢等吧。

学艺的各位,我们在高中相遇,虽然做事的过程中有过摩擦,但是我们却始终像一家人。学艺改变了我的生活,感谢你们。我知道你们一直都在,真心希望你们要好好活下去。加油!晓琳,小茹,你知道我有事情都会跟你们讲,没想到这一次也不例外,但是这次没有人可以劝住我了,抱歉。抱歉,不必自责,我选择离开,是快乐的,开心的。临走前我还喝了三瓶酒,所以我是开心的。请不要太难过,真的不是你们的关系,祝你们幸福,好好活下去。

辩论队的各位,尤其是师兄师姐们,我真的很感激你们吸纳我这个脑速极慢的人进辩论队,虽然我不参与辩论,只是做主席和打打杂,但是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努力向你们学习。我不在了之后,你们要继续加油。辩论人永远是最优秀的。

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现在一时间没有办法列举出来。所有知道我的人,或者看到了这里的人,我都祝你们幸福。

一定要好好活着,死是很简单的,是我这种弱者才会选择的。同时,不要羡慕别人,像我这样看起来好像每天都很充实的人,其实背后有多水,我自己知道。过好你自己就好了,不要羡慕别人。

所有我在乎的人呀,一定要好好加油,好好活着!

最后,拜托各位看到的人,请转发给我上面提到的人,让他们知道,谢谢!所有走进过我生命的人,我都祝福和感谢你们。

我先走了,勿念。

不必相送。

在看到这则新闻后,抑郁症女大学生黄叶韵子致信暨南大学校长呼吁建设友好校园,下文转自“黄叶假装在徒步”的公众微信号,值得一读:

遗书感人心弦!暨南大学男同志跳楼自杀

尊敬的暨南大学校长胡军、党委书记林如鹏:

我叫黄叶韵子,是一名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同时是一名抑郁症患者。2015年10月,我开始从北京到两千多公里徒步去往广州,针对高校中女性及性少数群体(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易发抑郁症的现状,给沿路的高校投递建设性别友好高校的建议。

今天,我已经徒步到了武汉。2016年的元旦,我即将在武汉度过。但是,很不幸地,广播电视系的李同学(@-小斐然-),就在今天再也看不到2016年的太阳了。2015年12月30日晚上,在微博上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他的遗书。他在遗书中提到,他从来都是为别人而活,以前是为父母,后来是为恋人。因为失恋,他开始不断反省自己的错误,陷入了偏执的状态,加剧了病情。若说他因为自己是同性恋被社会歧视,感到很痛苦而选择自杀,这样的解读有失偏颇。但作为抑郁症的亲历者,我明白一个深陷抑郁症的人,会有自我价值低下感、对外界环境敏感进而产生敌对感和恐怖感。这时,任何一项与外界主流价值观不符的标准,都可能成为抑郁症患者自杀的理由。他不是因为自己是性少数选择自杀,而是处于抑郁症状态中,他因为认为自己是性少数与父母要求的传宗接代的能力不符,带着厚重“活下去也还是会对不起你们”负罪感选择自杀。既然他活下去的理由---他的前任,已经离开了他;他曾经活下去的理由---父母,他也无法满足TA们的愿望---传宗接代,因而走上了绝路。

自杀者选择自杀,从来不是单一的原因。也许我没有能力去为他的自杀代言什么,解读什么。但是,我今天依旧要把这一点提出来,是因为我不愿意看到任何一个走向自杀的人里,让ta们失去生存的意愿中,存在着一条这样的原因:因为自己是性少数而感到对不起父母、亲戚或社会。

然而,性少数群体因为抑郁症选择自杀,绝对不是个别事件,而是一个社会事件。根据北京同志中心的调查显示,性少数人群抑郁症的样本是全国普通人群的三倍,而很多都是由社会歧视造成的。由于社会普遍缺乏共识,性少数群体面临着对性倾向或性别表达的歧视。身处在非善意的环境,使得ta们更容易致抑郁。校园里“恐同”教材频频出现、缺少LGBT社团及多元性别讲座,更会让性少数学生感到孤立无助。

另一方面,多项研究结果指出,女性比男性容易患抑郁症,女性患抑郁症的人数是男性的两倍,大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女性会遭受抑郁症困扰。有调查研究指出,女大学生抑郁原因集中体现在情感交往、性与情感、就业压力等方面。而在性别不友好的校园环境里,更容易让女性因某些极度紧张的特殊状况而致抑郁,如性暴力、亲密关系暴力等。如今媒体上频频传出的高校女生安全事件,如性骚扰、分手暴力,就是基于性别暴力的典型体现。

一、建设性别友好的高校是大势所趋的。

在国务院国发〔2011〕24号的文件(《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表示,需要在高校教育、校园管理工作中增加性别视角、提高性别意识、落实性别平等原则:“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中充分体现社会性别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大对教育管理者社会性别理论的培训力度,在师资培训计划和师范类院校课程中增加性别平等内容,强化教育管理者的社会性别意识。”

二、建设性别友好的高校是高校构建一个友好安全校园环境的重要尝试。

近几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反思校园规划当中性别视角的缺失,开始把性/性别平等纳入校园规划的尝试,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韩国的教师资格进修、职务进修课程中,设置了性别平等相关课程或讲座。韩国的经验表明,那些学习过有关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在课堂行为上都有了重大变化,包括自觉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偏见的语言,对可能存在的性别不友好问题和性骚扰等安全隐患更有敏感度等。而中国台湾审核通过的《性别平等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应提供性别平等之可能存在的性别不友好问题和性骚扰等安全隐患更有敏感度等。而中国台湾审核通过的《性别平等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应提供性别平等之学习环境,建立安全的校园空间”;台湾各高校也纷纷制定了《性别平等教育实施办法》、《性别歧视与性侵犯防治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有相应的具体措施促进校园性别友好空间的建立和完善,例如台湾大学、台湾观光学院等高校发布了《校园性别空间总体检报告书》、台北县正义国小等小学配备了无性别偏见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

反观中国的高校校园环境,竟无一所高校开始对教职工进行性别意识的培训,而社会性别和多元性别课程进入学校的公选课系统也是寥寥。希望贵校能为中国高校做表率,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尽快把性/性别平等纳入校园规划里。

三、对学生精神健康的介入,需纳入性/性别平等意识,才能对症下药,有效缓解女性和性少数群体的抑郁紧张状态。

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 3号)文件要求,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论及如何解决或缓解女大学生的抑郁症,大多都建议运动疗法,多是太极拳、健美操、瑜伽和羽毛球等等“适合女性”的运动,却忽视了高校应当根据女大学生及性少数群体的身份特质,借助具有性别意识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干预和调节抑郁心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心理辅导中性别意识的缺失,使得罹患抑郁症的女性及性少数群体的大学生们,自身人格和个性的发展更为残缺,症状得不到缓解,反而走入了性别刻板印象的窠臼之中。高校本应成为对女性和性少数群体友好环境建设的必要场所,却因为教育工作中缺少社会性别和多元性别意识、教学内容上忽视传递性/性别平等意识,致使高校成为了滋生抑郁症诱因的温床。

综上所述,高校当中的社会性别与多元性别建设亟待改善,在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1. 开设社会性别和多元性别的公选课程;

2. 对所有教职工开展性/性别平等的意识培训

相信通过社会性别和多元性别的教育与培训,贵校一定可以建设一个良好有序的校园环境,促进各个群体的学生健康自由地发展!

抑郁症女大学毕业生 黄叶韵子

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