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实曾把同性恋列为心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但早在27年前的今天,就已经被WHO从疾病分类表中除名,换言之,同性恋不再是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而这天也被同志人权团体订为“国际不再恐同日”(国际反恐同日)。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90年就不把同性恋视为疾病,图为今年国际不再恐同日宣传海报。
随着性别平等意识高涨,LGBT人权也成为主要议题,但仍有不少保守和反对人士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实曾把同性恋列为心性障碍(性心理障碍),但早在27年前的今天,就已经被WHO从疾病分类表中除名,换言之,同性恋不再是心理或精神方面的疾病,而这天也被同志人权团体订为“国际不再恐同日”(国际反恐同日)。
同志曾被列为精神疾病12年
WHO在1978年公布的《第9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9)中,把同性恋列入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项目中,并归类在心性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s)子项目,而当时分类表中把同性恋倾向称为“自我矛盾性倾向”(Ego-dystonic sexual orientation),不过在1990年5月17日,第43届世界卫生大会(WHA)认可第10版分类表(ICD-10),把同性恋从表中除名。
ICD-10是现在通行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表,WHO在诊断备忘录中特别注明,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等性倾向本身并不非疾病,而在表中的“性发展和性倾向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项目中,仍把自我矛盾性倾向列为子项目,其定义是指一人认同自身的性别和性倾向,但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却出现矛盾,甚至想要寻求治疗。
性倾向可“治疗修复”? WHO:无效且违反人权
由于同性恋并非一种疾病,因此不会有任何可行的“疗程”,WHO和泛美卫生组织(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PAHO)在2009年发布《不存在的疾病“治疗”》声明,强调同性恋是自然状态,而非任何一种疾病,同性恋对个人本身和周围人士都不会造成健康危害,因此传说中(Purported)能够改变性倾向的治疗缺乏医疗正当性,且在道德层面上是完全无法接受,并称“性倾向修复”或“性倾向治疗”毫无医疗迹象,且严重威胁个人健康和人权。
WHO把同性恋从疾病分类表中除名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国际LGBTI联合会(ILGA)、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国际立即行动”(OutRight)等同志人权组织纷纷表态支持选定5月17日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IDAHO),并在2005年首度举办纪念活动,而南美国家委内瑞拉国会在2016年5月通过法案,以官方身分正式承认“国际不再恐同日”。
国际不再恐同日
- 曲家瑞与杨丞琳支持国际不再恐同日2017-05-11
- 国际不再恐同日!同性恋者想对异性恋者说的话2016-05-19
- 1同志爱人:我找了他十几年
- 2我终于摆脱了精神病男友
- 3同性情侣一起买房到底有多难?
- 4同妻呐喊:我终于走出了“同妻”这片苦海
- 5来自我心 作者:鱼翔楚天
- 6拒做渣受(重生)
- 7警察和警察的儿子(真实故事)
- 8分手后!我收到了男友的裸照威胁
- 9父亲和小爸的爱情
- 10你在用PrEP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