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美国人,现任北京同志中心的负责人。在众人的眼里,这位美国青年给中国的同志事业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新的思路,但在他看来,不管外国人给中国同志事业带来怎样
工作非常认真,常常累到“面瘫”
Stephen成为同志中心负责人的过程,简单的让我有点吃惊。他说他并没有要在中国成就一番事业,他没有计划,只是随波逐流。
Stephen在大学里主修东亚文化,在那里他学会了中文。2009年,Stephen毕业后来到中国。先是在一家美国NGO的中国支部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后来中国同志活动家范坡坡邀请他参加同志中心的英语角活动,教中国同志英文。快要离开中国时,中心的负责人打电话给他,希望他留下来负责同志中心。就这样,Stephen便留了下来。
起先,他对于中心的工作并不是很担心,但是越干越发现,中心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周围的中国同事都认为他能够给中心带来新的思路和新的发展,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和别人的期待,Stephen倍感压力。
同志中心目前已有全职工作人员三名,核心志愿者若干以及其他普通志愿者。在Stephen刚刚加入中心的时候,全职工作人员包括他有两名、兼职一名,中心活动规模很小,活动力微弱。在Stephen负责同志中心工作以来,中心的资金支持有了可靠的来源,全职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志愿者团队不断扩充。同志中心的工作也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他认为中心的活动应当更多地向户外发展,让更多的人,不仅仅是同性恋群体认识到中国LGBT事业的发展和LGBT人群的生活状况,从而消除大家的歧视。
翻看同志中心的网页,可以发现中心的活动非常丰富,除了日常的读书会、电影放映会等等,中心还经常邀请一些学术专家或者外国同志运动家前来讲课。负责这样一个活动丰富,运行正常的同志机构,Stephen的所肩负的担子自然不轻。
“我遇到的困难是,时间不够用,工作做不完,因为全职的太少了。我真的希望每天都能有三十多个小时,其中十七八个小时用来工作,另外十多个小时用来休息”。
Stephen目前和自己的英国男友Chris住在北京东直门,离单位不远。男友原先在北京教英文,现在改行做IT。Stephen的收入来自同志中心,中心的资金大部分来自外界资助,这是中国大部分同性恋公益机构的特征。Stephen并不觉得在北京的生活艰难,只是抱怨自己平时太忙。他平常没有时间泡吧,也没有时间和男友一同出去游玩,他生活的基本组成只有工作、吃饭、做爱和睡觉。
一位同志中心的核心志愿者这样对我说:由于中心缺人,Stephen一直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经常为了资金支持等事务跑东跑西的,平日里下班后他还无偿加班,有时周六周日也照来不误。他的工作量很大,但是工作非常认真,经常会忙到“面瘫”。有时你给他讲个笑话,他的反应可能只是嘴角一翘,像是假笑,但是你又能看见他眼里面的的确确有笑意,那就是因为他太累了,连做个表情都会消耗体力。所以如果你平常发现他不笑了,就证明他已经很累了。
有人评价他说,他不像是美国人,没有美国人的奔放不羁,他更像一个中国人,谦虚和蔼,非常平易近人。对此,他欣然接受。Stephen个性很静,平时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问题,他认为这是他的个性,与他是哪国人没有关系。但他又承认在他工作的时候,中国同事都有点怕我,因为他总是很严肃,一点都不和蔼。而且他平常都很少跟同事们出去玩,因为大部时间都会被用来工作。
当谈到“其实做事的时候严肃一点是正常的”的时候。他摇摇头,立即接上:“不不不,还是应该快乐一些,要在严肃与快乐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如果满分十分,我给自己打七分
采访到最后一个部分的时候,我问Stephen,对于这几年间你在中心的工作,如果满分十分,你给自己打几分?他先是笑笑,“我九月份才走,应该到那个时候再评”,接着又认真了起来,一边思考一边轻声自语,“但如果现在就要打分的话,我打七分吧(哈哈)”。
“怎么会只有七分,另外三分扣哪儿了”,我笑着问,故意逗他。
“啊,其实我还有很多工作都没来得及做,还有很多想法都没有实现。所以我现在正在不断将自己的团队培养起来,寻找新的接班人,能够担负起这些工作。当然也希望点杂志能够为我推荐一些可以胜任的人,哈哈”
“那现在接班人找到了吗?”我穷追不舍。
Stephen有点害羞,脸红了起来。“Uhm,其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不可能有一个完全适合的这份工作的人,只有在他担任了这个职位,不断地努力和历练之后,才可以说胜任这份工作。我相信我的同事们。”Stephen对自己的团队和同事有着深厚的感情。尽管他承认在和中国同事共事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比如做事风格不同,但是他不断地强调,中国同事们都很努力地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让他对自己的同事说一句话,他想了想说:“你们都很用功,很努力,与之前相比,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尽管这些年为同志中心付出了许多,但Stephen对自己的工作仍抱遗憾。他希望中心的活动能更多地走到户外,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他更希望中心所关注的对象能够更加多元,比如更多地关注跨性别者、双性恋、同妻等等。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志愿者能够参加进来。他知道这些是他在临走的数月里难以完成的,他心怀遗憾,但依旧乐观地保持微笑。
截稿前,我给他的报道写下最后一句:其实在这个外国青年眼中,他在中国所做的一切,并非了不起,而仅仅是应该并且值得的。(本文由《点》杂志供稿。)
- 北京同志中心《中国同志心理健康调研报告》2014-05-24
- 中国同志雇主资源指南在上海发布2013-10-18
- 英国“刺青男模”Stephen James2013-08-24
- 与俄罗斯相比 中国同志有多幸运?2013-06-14
- 专访北京同志中心“彩虹虫”艺术坊发起人2013-05-08
- “公共厕所”!中国同性恋的历史2013-02-28
- 1可不可以给我点爱人的骨灰?
- 2跟直男跑友约了场马拉松
- 3亲爱的(我和少爷的真实故事)
- 4你好,警官!
- 5恐同表哥帮我治疗同性恋
- 6我替柜中男友照顾病重的母亲
- 7一个北漂同志之死
- 8离婚后,我成了一个同性恋的儿子
- 9前男友让我感染了艾滋
- 10男神男神你掉了一个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