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同志真爱故事记录:七锦年(82)

来源:心同网 作者:齐亮亮 时间:2013-01-27 【投稿】 字体【

不论什么人,但凡写东西,总会有个原因或者目的。有的人是因为太有才,有的人是因为想赚钱,有的人怕被遗忘,有的人嫌自己不够出名。我呢,是因为自己比较闲。因为闲,就想给自己找点事做。

临近春节放假,单位已经连续上了20天班了,疲惫不堪。年纪越来越大,烦恼也跟着增多,许许多多的事情,已经有心有余力不足的感觉了。易磊最近也有很多事情,所以我也不想跟他说,怕让他也跟着担心。最近写东西,很生涩,基本不在状态。但是这个故事我一定会慢慢给大家讲完。

临近春节,我相信很多朋友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一面是迫切地想回家和亲人团聚;另一面却又会因为婚事而焦头烂额。祝福你们也祝福我自己,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一劫,不管用什么方式。

另外wxtwty这位朋友,也非常欢迎有机会你能来西安看看,相信你也会像我这个外乡人一样,喜欢上这个地方的。

第60节

这家报社的记者部“人物”众多,且是一个严重阴盛阳衰的地方。以蘑菇头主任为首的女子大军,俨然成为这个部门乃至整个报社最生龙活虎的群体,不但人数远远超过男人,气势也远远高于男人。蘑菇头常常暗地里给她的女子大军训话:同志们,稿子可是我们眯着眼睛一个月奋斗到头要拿工资的凭证,你们要是太文气,就跑不来新闻,跑不来新闻,就写不出稿子,写不出稿子,你们每个月拿的工资,别说衣服化妆品,买零食都不够!于是,为了让每个月的工资不至于惨烈到吃零食都不够,记者部的女人们始终以一种疯狂和风光的姿态昂扬向前,把一帮男人远远抛在了身后。

前面说过和我在同一时期进报社的还有两个人,这两位以极具特色的外形和鲜明的个性自进入报社的那天起,就成为了大家的焦点。相比之下,刻意保持低调的我,就显得黯淡许多了。

先来说那个叫姚红斌的小伙。作为西安著名老工业基地纺织城的子弟,姚红斌秉承了父辈在经历纺织城由兴盛至衰败之后,因为心理落差而产生的愤世和善于自嘲的个性。姚红斌理上世纪80年代于纺织城流行开来的板寸头,戴时下很多非主流小青年爱戴的黑框眼睛,穿很多中老年同志或者事业大成的男人们爱穿的中式服装,腋下则时常夹一个村支书之类的干部爱用的手包,走起路来一摇二摆,相当有派头。这身极具冲击力的混搭再加上他的肢体语言,足可以让你在见过一次之后,终身难忘。当然,这还并不是此人的典型特征。赵本山小品里有一句话,“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是伙夫”,姚红斌用他的体格特征,近乎完美地证明了这句台词真是的源于生活。姚红斌胖,但胖的合情合理,胖的浑然天成。有没有在酒店掌过勺不得而知,但他的确学过厨艺,而且有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鉴于此,在混熟了之后,我们这帮自称“文学青年”的人便自然而然地不再叫姚红斌的名字,而是简称“姚胖”。

另外一位是叫凌菲女人,据说其父是南方某县某法院的头头,也算是有来头有背景。中文系毕业的此女有才情有情操有理想有追求,最主要的,够小资。究竟怎样的女人才算是“小资女人”,我也说不透彻,但是既然是记者部的少男少女“公投”出的小资女,我想必定有他们的道理。比如我们带餐盒到报社吃饭,基本上没有人会在意餐盒或者碗是什么牌子的,但是凌菲却非乐扣的餐具不用。比如我们一块去郊游,会有人带蒜蓉香肠或者油炸鸡腿当午餐,凌菲则会带装的如同工艺品的寿司细嚼慢咽。再比如,同事结婚我们大多会塞个红包了事,可凌菲却一定会再额外送一对她亲手制作的百年好合小陶人。除此之外,她对各大时装品牌,各类时尚杂志更是如数家珍,平时最大的嗜好,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买一些我们听都没听过的书籍。说起文学来,基本是张口杜拉斯,闭口卡夫卡,让大家很是郁闷。凌菲还极爱看电影。若干年前,西安的影院市场还远不如现在这般平民,但是凌菲却能够做到在每一部新片上线一周内看过并在午餐之后的群聊会中为我们做出最精辟最独到的点评。她的QQ头像甚至一度是居里夫人,那位发现镭和钋,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我便是与这群人为伍,开始我大学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温暖和幸福的。和这帮年轻人一起,在单纯的友谊和善意的拆台中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为了生活和理想,寒来暑往我们奔波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听惯市井的各种声音,还要洋洋洒洒写出符合要求新闻稿件,之后再听编辑的苦心指点,看评报的尖锐点评,最后拿上微薄的薪水出去聚餐。我们并未想过未来的路该走向何方,但至少那时候,我们都在不停奋斗。

因为大家年龄相仿且心理单纯,所以几乎没费什么劲儿我就和报社的同事们打成了一片。可不管怎么说,刚入社会,所从事的工作和专业又不对口,所以在最初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始终还是以学生的姿态去面对所有同事,包括和我一同进入报社的姚红斌和凌菲。报社每个月对记者有苛刻的稿件任务,完不成任务的人不但薪水会大打折扣,连续数月达不到要求,甚至会有面临解聘的风险。对于我们这些刚到报社,不管是业务水平还是专业素养还达不到标准的实习生来说,想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每月的稿件任务,几乎不可能。所以一到月底,好心的前辈会关切地问我,这个月的稿子写够了没,如果没有,则会很慷慨地在他们辛辛苦苦采来的稿件最后,加上我的名字,而这样则会直接影响他们每月薪水的多少。在这里的每一天,我的心里都充满了好奇和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