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第一次像别人使用这个称呼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害怕,如果比作一块巧克力的话,其中一多半都是蜜糖,而恐惧就像巧克力的一点点苦涩,完全被对结果的期待所掩盖。
我是一名基佬。
当我第一次像别人使用这个称呼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害怕,如果比作一块巧克力的话,其中一多半都是蜜糖,而恐惧就像巧克力的一点点苦涩,完全被对结果的期待所掩盖。
当然我不爱吃巧克力。
一路走来,并没有外界看到的报道那样要对自己的身份小心翼翼,倒是多了几分从容和惆怅。从容的是,我对这样的标签化从不刻意宣扬,也不羞于承认。事实就放在那里,只是你是否可以发现而已。换句话说,这个时代长大的我们,已经不存在对自我认同感的缺失,相反,越喜欢强调的人,却容易迷失。而惆怅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同类之中,却越来越难以找到陪伴。
并不轻松。
即使我现在可以把我的照片放在第一行让你们看到,而这个行为的背后却是心理上的步步艰辛。说不轻松,并不是惧怕周围人知道之后的指责和指指点点,而是出于对我在意的朋友家人的感同身受,毕竟,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受得了这样的非议。
我的朋友们几乎都知道真实的我。因为朋友于我,意味着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信任。我希望朋友看到的是真实的我,在他们面前我不必掩饰自己,不必粗着脖子骂脏话,说关于女人的黄段子,我可以真实的从自己看到世界的角度去和他们交流,攀谈。他们也会理解我身处的环境,理解我的尴尬。
我在刚到上海之初,偶然认识一个健身的直男。他从微博联系到我,纯粹是因为我与他接触的其他同志不同,我并不与他谈论肉体,欲望,而是兴趣,生活。让他觉得似乎这个群体并不是外界流传的那样,也有好好生活的人存在。我与他交流了很多,若有一天我无家可归,他定会不介意我的身份与我同床共枕一晚,而我们什么都不会发生。后来他有了女朋友,我便不再方便打扰他的生活。
我的朋友很多,或者虚心点说认识的人很多,不同阶级不同学历遍布祖国各地,因为同样的身份,我们有了可供交流的第一个借口,互相了解对方的生活,对方的困难,去规避风险,处理好自己的生活。我想这才是越来越多的同志愿意出现在公共空间的意义吧。而我从来都认识,如果你的朋友因为这样的不同而离开你,那他们不配与你以朋友相称,所以出柜也是一块友谊的验金石。
我对我现在上司的出柜,估计是最奇葩的一次出柜了。
那日她与我两人在会议室开会,讲着讲着便突然问我:“你是不是弯的?”我愣了2秒便回答她“是啊。”没想到她接着说:“太棒了!我上家公司的老板也是GAY,这个工作就要弯的才能做。”
我只犹豫了两秒是因为,一般能问出你这个问题的人,也不会太排斥。而既然会问你,就说明她已经观察你了很久,你就算不承认她也会这么认为是你,就更没有什么需要顾及了。说不定因此你们还会成为难得的闺蜜与挚友。
而对于家人,我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不会向家人承认,一方面是考虑到老一辈的生活环境,可能无法理解这样的事情存在,可能导致他们内心的痛苦和自责,甚至还会导致极端的情况发生。而即使你的善后工作做的很到位,他们表示能理解自己的身份,可是来自亲戚朋友的职责和不解,他们也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心里的考验,甚至在别人家孩子结婚的时候,会独自难过。所以出于他们自身的考虑,还是不建议向他们出柜。
出柜,一方面意味着,随自己身份的认同和正视。而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你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道路的艰难。而你如果真的有一天被家人知道了,他们也会首先为你担心,害怕这条路不好走。而为了让他们能不要担心,你一定要做的比别人更好。
我一直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存在的意义,每一个人也都在等一个人,无论你在柜子里还是柜子外,那个人最终都会闯过汹涌人海,走到你的身边陪伴你。也许最后你们可能终会分开,可是你们死而无憾。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来描写这个群体:进化论告诉我们,越是数量不占优势的物种,才会更加努力的超越其他物种,来保证自己的物种可以不被淘汰。我想我们就是这样的物种吧,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赢得更多人的认同,而活下来。
最后愿世界无柜可出。
- 逃离,渔民之子的出柜之路!2015-11-29
- 一个出柜中国男人的自白:形式婚姻背后的自杀2015-09-15
- 无爱之爱:丈夫被迫出柜之后2015-08-19
- 一个同志的出柜告白:我的幸福都是幻觉2015-06-27
- 出柜五年!我只是个平凡的gay2015-06-18
- 对母出柜 她从追杀我到接纳我2015-03-26
- 春节回家,出柜!201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