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关注 > 正文

出柜同志妈妈:藕姨、吴幼坚、董婉婉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14-09-25 【投稿】 字体【

(南方都市报)9月13、14日,在广州举行的第七届同性恋亲友恳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位同志及其亲友参加,全场座无虚席,欢笑和泪水不断。而几年前

藕姨:我和我的“同志”孩儿们(藕姨所著小说:我的那些同志孩儿

“我一开始也觉得这(同性恋)是个人自我选择的结果,但孩子们的倾诉让我了解到这不是一种‘选择’。同性恋不是错。”

与吴妈妈、许妈妈和董妈妈不同,在北京有这样一位退休阿姨,她的孩子不是同性恋人士,但她也是许多同性恋人士的“妈妈”。她叫老藕,在圈里被许多人亲切地称为“藕姨”。

2006年,博客正流行,退休的老藕也赶了回潮流,在儿子的帮助下开了博客。一年后,老藕从博客上突然闯入了另一种生活。她偶然在博客上认识了一位“同志”博友,从此和同性恋圈结缘。

“我看到这个孩子的博文特别压抑和痛苦。他和我儿子差不多大,他说自己被父母逼着找女朋友,可是他是个gay。”老藕通过这个博友的博客链接,读到许多其他同性恋人士的博客。“当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同性恋者,我又是喜欢讲话、问问题的人,留言评论之后,他们又反过来看我的博客。也许是因为他们也非常渴望父母的接纳,发现我正是这样一个年龄、这样一个身份的人,所以愿意和我倾诉。”

老藕说,她是个具有开拓性格的人,她坚信世界上很多事情不能简单用对或错衡量。“我之前当过知青,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对同性恋基本都持比较负面的态度。我一开始也觉得这(同性恋)是个人自我选择的结果,但孩子们的倾诉让我了解到这不是一种‘选择’。同性恋不是错。”老藕看到许多和自己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为同性恋身份而挣扎痛苦,带着“爱和尊重”,她开始进入同性恋圈,从线上到线下,渐渐与许多同性恋孩子和家长交上了朋友。

2008年,一位广州博友说要过生日了,希望老藕过来看看他。老藕二话不说到了广州。也就在这一年,她与吴幼坚见了面。“广州这边吴妈妈的亲友会当时成立不久,正在积极推进帮助同性恋人群”。在广州同性恋亲友会组织的邀请下,老藕加入亲友会,还担任了北京亲友会的召集人。

网络、亲友会的交流,老藕觉得还不够。闲不住的她自费到全国各地采访,与同性恋孩子、家长接触,2011年出版了《我的那些同志孩儿》,以“妈妈”的角度记录身边的“同志”朋友。2013年初,她还成立“藕姨工作室”,专门制作相关视频,引导同性恋面对诸如职场应对、回家过年等问题。

现在,64岁的老藕“卸任”同性恋亲友会北京召集人,但并没停止对同性恋人群的关注,她还是大家的“藕姨”,她自费采访完成的第二本同性恋书籍已差不多写好了。

释疑

“同志”的爸爸去哪儿了?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可能男性更爱面子,或者不太爱言说,所以很多同性恋者的父亲都选择了默默支持,抛头露面的相对少一些……在国外的类似公益组织中,也是妈妈更活跃。”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阿强说。

9月13日,来广州参加同性恋亲友恳谈会的同性恋亲友,大多数是妈妈。阿强介绍,目前参与公益活动的亲友中母亲占80%,父亲只占20%,“妈妈们更活跃,更愿意站出来积极争取社会接纳。很多人会问我们,‘同志’爸爸去哪儿了?其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爸爸愿意站出来了。”

亲友会上,玫瑰爸爸分享了他“嚎啕大哭后的雨过天晴”的故事。2012年,替在深圳工作的儿子木头收拾行李时,妈妈发现了几本同性恋深圳亲友会制作的宣传手册。在妈妈再三逼问下,木头选择了“出柜”。妈妈边流泪边和木头约定:不要告诉爸爸。

“在一般人看来,男人在家族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肩负着传宗接代的任务。他们选择先瞒着我,就是考虑到我里面、外面的面子问题,比如会不会影响我在家族里的形象,会不会影响我在单位的工作等。”玫瑰爸爸说。但伤心欲绝的妈妈在饭桌上泪流不止,无法下咽,最终还是让玫瑰爸爸知道了儿子是同性恋者的事实。玫瑰爸爸立刻决定带木头去上海看心理医生。

出发前,他给在上海当心理咨询师的好友打电话,“电话那边告诉我,这不是病,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治’不好的,我当时就嚎啕大哭”。

“我相信科学,既然这是自然现象,无法改变,我只能接受。”冷静之后,玫瑰爸爸开始学习和了解同性恋群体。玫瑰爸爸现在很开心和欣慰,因为儿子“出柜”前,父子关系曾一度疏离,而现在,“我们特别亲密,无话不谈,我还鼓励他找男朋友。”玫瑰爸爸说,他感觉生活真的迎来了彩虹。

亲友会上,来自江西的小涛爸爸认为,相比“出柜”妈妈,同性恋孩子们的父亲站出来的相对较少,是因为妈妈们更早退休,爸爸们退休晚、忙于工作,“如果爸爸们不在背后支持,妈妈们的工作也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