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国内 > 正文

美经典同志文学《单身》《V》登台

来源:中时电子报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10-12-10 【投稿】 字体【

《单身》封面 心同网讯 台湾近日首度引进美国作家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六○年代的同志文学经典《单身》及后现代主义作家品琼(Thomas Pynchon)的代

《单身》封面

《单身》封面

心同网讯 台湾近日首度引进美国作家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六○年代的同志文学经典《单身》及后现代主义作家品琼(Thomas Pynchon)的代表作《V》,都是等待许久终于在台面世的经典。

活跃于廿世纪中期的伊薛伍德,一九○四年出生於英国,后定居美国南加州,参与许多好莱坞编剧,最驰名的代表作是《柏林故事》,曾被改编为电影,轰动一时。

一九六四年出版的《单身》则是同志文学的先声之作,这本书的出版年代比美国同志运动史上著名的「石墙事件」还早了五年。

那个时代连出柜这字眼都未出现,风气保守。近半世纪后,这部作品二○○九年由前GUCCI艺术总监汤姆.福特执导(Tom Ford)改编为电影。

《单身》以冷静的笔风,描绘痛失亲密爱人的大学教授乔治的一天。

从他晨起、如厕、到学校上课、用餐、健身、上酒吧写到上床睡觉为止,叙事沉缓却韵味十足。

伊薛伍德透过乔治疏离的眼光刻画世情,在沉抑的哀伤中,冷淡嘲讽。例如乔治看破邻居虚假的问候,心知自己在他们眼中只是个「可怜的独居男人」。

他也描写在学校,没人知道他同居男友过世:「他们不想知道我的七情六欲、我的腺体、我脖子以下的皮骨脏器。就算我的头被砍下来,盛盘端进教室讲课,他们也无所谓。」

小说中乔治过世的男友与他相差近廿岁,伊薛伍德的真实人生中,他四十八岁时与十八岁的画家唐.巴卡迪相恋,直到伊薛伍德逝世为止,两人发展出卅多年的终生伴侣关系,是备受称颂的同志爱情典范。

伊薛伍德早年也与知名诗人奥登培养出伴侣情谊,两人曾结伴旅居柏林,迈入他的第一个写作全盛期,《柏林故事》的前身即在此完成。

品琼完成于一九六三年的长篇处女作《V》则是繁复的作品。

他以俗弟与模哥两位主角展开两条叙事线,模哥执著寻找「V」之谜的过程,衍生成小说最大的谜。V究竟是人、物件还是事件,最终成為难以解答的隐匿象徵。小说断裂跳接而炫丽的叙事,宛如一座迷宫。

品琼一九三七年生于纽约长岛,就读康乃尔大学时,曾修过文学大师纳博可夫的课,毕业后过著波西米亚式生活,在美国、墨西哥辗转迁徒,并在这阶段完成《V》。

他之后陆续出版七部长篇小说,包括富知名的的《万有引力之虹》及二○○九年的最新小说《固有缺陷》。他的作品常融入冷战、核战等历史事件、刻画体制下的压抑,是公认美国最重要的当代小说家之一。

品琼行事神祕低调,极少公开露面。一九九○年他与经纪人、老罗斯福总统的曾孙女米兰妮.杰克森结婚,一九九六年《纽约杂志》率先报导他出没于纽约市上西区的消息,并刊出他和儿子的背景照片。

隔年CNN在纽约拍摄到他,遭他要求不要播出影片。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