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 > 正文

反对同性婚姻!守护的是家庭还是异性恋的“独特性”?

来源:基本尚 作者:青烟 时间:2022-01-20 【投稿】 字体【

全世界已经有30个国家实现同性婚姻的合法化,允许同性恋结婚的地区,那就更多。之所以有这样的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针对性倾向的科学研究结果一再证明,同性恋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存在于少数人身上的正常的性取向。

和预期的一样,实验问卷的结果显示,相较于“民事结合”,受测者普遍较不能接受同性“婚姻”。而且在统计上,受测者认为同性“婚姻”比同性“民事结合”更威胁到异性恋。雷米勒教授认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受测者比较无法接受同性“婚姻”,因为婚姻对异性恋者来说是能提高地位及获得好处的社会制度。

同志的比例到底有多少?

无论是对性少数族群有兴趣的异性恋者,还是同性恋者本身,都好奇到底同志的人口比例有多少?

这一问题其实一直有很多研究团队在调查,有一个“10%”的结论,是在1940年代由昆虫学家转职性学权威的金赛博士(Alfred Kinsey)调查的结果。然而,他调查的对象并不具代表性,无法反映出整个美国人口族群中的同志比例,所以后来其他研究团队的调查结果,得到的数据都远低于这个比例。

1994年,有项具指标性的全美调查,结果显示有2.8%的男性与1.4%的女性认为自己是同性恋者。到了2010年,另一项调查则显示男女同性恋者各占8%及7%。为什么同志比例在16年内增加了这么多?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社会的氛围比过去更接受同志族群,同志就较能自在地承认自己的性向。

不过这样的差异也点出了同志比例调查的困难。在调查过程中受访者可能为了保护自己,或者对社会氛围有疑虑而不诚实作答。此外,要定义“同性恋”也不容易,因为性别除了生理上的男/女之外,性别自我认同、喜欢什么性别、会和哪个性别发生性行为、会展现出哪种性别等的行为或者心理上的指标, 受访者未必了解这些属性,也影响了研究人员对“同性恋”的界定还有问卷的设计。这问题其实金赛也注意到了,因此他制定了至今仍被使用的“金赛量表”,将性向分成7等级,从“完全异性恋”、“主要为异性恋,只偶有同性恋行为”到“完全同性恋”,以及量表外的“无性恋”。

2007年,台湾成大医学院的行为医学研究所有一篇硕士论文,研究台湾大学生性倾向与自杀的关联性,2,613位受访者中有4.5%称自己不是异性恋者(包含同性恋、双性恋、不确定)。不过调查的对象是的大学生,在年轻族群中同性恋倾向较被接受,所以可以推测实际上台湾社会中的同志比例应该不到4.5%。

2020年年中,《2019-2020年全国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调查报告》出炉,报告显示,中国的大学生有13.5%认为自己有同性恋性倾向或是双性恋。

反对同性婚姻!守护的是家庭还是异性恋的“独特性”?

这次调查是由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中国青年网络、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实施,以问卷的方式,收集到全国1,764所高校的54,580名大学生的调查信息,在调查内容的性取向部分,结果显示(上图),77.2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异性恋、4.58%是同性恋、8.92%是双性恋,此外,1.22%认为自己是泛性恋、0.60%为无性恋、0.94%为“其他”,另有6.46%表示“不确定”自己的性倾向。

其他国家的调查也发现同性恋的比例不到10%。这样的调查结果或许和大家预期的有落差,对同志来说可能因为有多位同志朋友,所以会认为同志的人口比例偏高;然而对于异性恋者来说,可能鲜少遇到同志,特别是对同性恋不友善的异性恋,因为他身旁的同志朋友都不会让他知道自己的性向。

可能这样比较并不完全合适,不过同志的比例甚至还高于很遗传的罕见病或者身体特征,比如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1/4000)、兔唇(1/600)、唐氏综合症(1/700)、多指(1 /1000)、蚕豆症(3/100),等。

不过即使同志占族群中的比例高达50%,也未必能消除现在存有的偏见与歧视。无论同志确切的比例是多少,都不该因为是少数而受到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