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 > 正文

同志权益运动“同权”与“左右”

来源:心同网 作者:Yoferd 时间:2012-05-16 【投稿】 字体【

与国内的同志朋友聊天,感触最深的就是议题只要稍微深刻一点,对方对于诸多政治概念和词汇就似脑袋瓜一锅粥,含混不清,谈话就难以继续。当然不能苛责谁,因为大环境如

与国内的同志朋友聊天,感触最深的就是议题只要稍微深刻一点,对方对于诸多政治概念和词汇就似脑袋瓜一锅粥,含混不清,谈话就难以继续。当然不能苛责谁,因为大环境如此,只是觉得自己有必要和义务去为公民意识的提升做些许努力。所以索性将自己对于一些宏大议题的认识和想法用最浅白的语言整理出来,以供参阅。

关于世界主流的“左右”

如果从世界范围内看同志运动的发展和同志权益的保护,首先要理清何谓“左右”。在西方民主政治成熟的社会里,“左”是指政治理念强调社会公平;经济策略上具体表现在过多利用政府手段去主导市场财富分配,社会福利多一些,以便照顾中下层的利益;社会政策特点是倾向关注女权和同性恋等弱势族群权益、移民政策较宽松、坚守世俗主义。“右”是指政治理念倾向于效率优先,社会公平和福利要为经济效率让路;因此经济策略是严守自由主义的市场,以便更多维护大财团和中上层利益;社会政策特点倾向维护宗教保守势力和强调社会固有道德伦理,移民政策严苛甚至反对外来移民。

根据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左”多一点,那么社会主义的色彩就浓一点,譬如北欧五国;相反,“右”强一些,那么资本主义的味道就重一些,典型无非是美国。但是西方没有绝对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就是没有百分百的“左社会”或者“右国家”,或者说“极左”和“极右”都不可能执政。

具体到每个西方国家内部,有了“左右”的基本概念,再配合民主选举的程序,这样才会衍生出现代政治文明的规则:如果国家经济出现长期的疲软,而社会福利过多,财政负担过重,那么选民就用手中的选票将“右”的政党选上来执政,通过缩减政府福利开支、增加市场自由度来提升经济,“填肚子”成为主流,其它要求社会公平的议题都退居次要···经过四年或者八年甚至更长的“右翼政府”执政,经济有明显起色之后,而相反,人民觉得社会福利相对于经济增长来讲过少,自由市场高速发展所必定带来的财富集中和贫富分化超过国民容忍限度,社会又出现渴求分配公平的强大声音,那么选民又用选票将“左”的政党选上台,以便增加社会福利,着力财富分配公平,以及解决其它社会公平的议题,比如同志权益···经过多年“左翼政府”执政,社会福利超过财政负荷,经济发展停滞,市场低迷,要求“填肚子”的声音再次超过“要公平”的声音,那么又一次“左右”轮替···如此循环往复,国家和社会在这种“四年一次纠错机会”的体制护佑下向前走,政党政治随时根据社会经济的起伏而变换。

“同权”与“左右”

同志运动在西方几乎是“左”的专利。

政治光谱上,越是靠左的政党,对同志权益的关注就越多,同志政策就越激进。当然,政治光谱上越往两头的政党就越小,参政议政的实力就越弱,所谓“极左”和“极右”都不会是主流,这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因为西方成熟的民主政体需要一个庞大而稳固的中产阶级去支撑,中产阶级的政治取态比较中庸平和。

同志权益要取得突破,政治上要有所建树(比如反歧视法例和同志婚姻法例通过),必须要获得政治光谱占住中间大多数的政党点头才能实现。而在民主社会,选民手里的选票是政党的生命,如果大多数国民对同志议题相对保守,占住政治光谱中间大多数的政党(可能偏左多一些,也可能偏右多一些)不可能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去做有利于同志族群的政策调整。反之,如果社会的文明逐渐达到了大多数国民都对同志议题相对开放的程度,那么执政党或者有可能执政的党都会自愿或者被迫去改变国家相应的同志政策。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