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影片《孩子们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讲述了由女同性恋母亲抚养的两个孩子,想要联络自己捐精父亲的故事。不过据两份最新研究报告,在
2010年影片《孩子们都很好》(The Kids Are All Right)讲述了由女同性恋母亲抚养的两个孩子,想要联络自己“捐精父亲”的故事。不过据两份最新研究报告,在真实生活中,这种经历不大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创伤。 发表在《人类生殖》上的这两份研究显示,在与自己的孩子有联络的捐精者中,大多数声称这种联络是积极正面的经历。 其中一份报告的作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Henny Bos在写给路透的电邮中说:“知道自己是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捐精者的後代,对自己的心理调适——特别是在青春期——可能有何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论。” Bos和同事研究了78个年龄在十几岁的孩子,他们都由女同性恋母亲抚养,通过人工捐精方式受孕降生。 其中,三分之一的捐精父亲是孩子家庭认识的,略多于三分之一的捐精者永久“隐身”,18名捐精者的身份可在孩子年满18岁後披露。 研究者通过调查问卷和面对面访谈了解到,不同组别的孩子在精神健康方面彼此之间没有什麽不同,而且这些孩子的问题行为模式与异性恋家庭的孩子类似。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今日看点
精华推荐
文学推荐
- 1可不可以给我点爱人的骨灰?
- 2跟直男跑友约了场马拉松
- 3亲爱的(我和少爷的真实故事)
- 4你好,警官!
- 5恐同表哥帮我治疗同性恋
- 6我替柜中男友照顾病重的母亲
- 7一个北漂同志之死
- 8离婚后,我成了一个同性恋的儿子
- 9前男友让我感染了艾滋
- 10男神男神你掉了一个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