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隐秘而又令人总想一窥究竟的群体,这是一个至今还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群体。
每当夜幕四合,华灯初上之时,每当周末休闲,放飞心灵之
美国心理协会早在1973年就已经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精神疾病,将它从精神病手册中取消了。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也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 尽管,社会对同性恋者进一步宽容,但还是有不少同性恋者对自己的行为也不认同,就像吸毒知道这不好,但又无力改变。我市有这样一位28岁的小伙子,人长得很秀气,他也有过很快乐的童年,但事情在他12岁那年发生了变化,那一年,十分顽皮的他爬树嬉戏,从树上摔下来,在养伤期间和外婆睡在一起,就在那一刻他对女性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好奇,很想看看女人那里长得什么样子。以后在学校也会忍不住偷看女同学上厕所,而且还喜欢和女同学在一起玩。由于父母的溺爱,到了13岁他还和父母睡在一张床上,他在装睡中知道了父母的半夜做爱。他有一个对他很好但很严厉,过多训斥的姨妈,这让他感到了女人的可怕,慢慢地他看见女孩子就想回避。 而这样的回避,慢慢就让他产生了对女性的厌恶,从此,他躲到了阴影中——对女人反感,对男人发生了兴趣。本质的转变发生在他读职业高中时,一天晚上,宿舍里的同学都回去了,只他和另外一个男同学在,半夜里,那同学钻进了他的被窝,两人竟都很兴奋。从此,他喜欢看男同学洗澡,学习成绩下降,高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当然他也想做出一番事业,但漂泊在深圳却一事无成。就在他人生处于最低谷时,一个男人给了他无微不至的关爱,但这却是一个同性恋者给他的爱,这个男人把他领进了“同志”的圈子,从此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同性恋者。白天,他怕见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只有到了晚上,只有走进同志酒吧,才能尽情地发泄和交流。他觉得他已经不可能和女人结婚了,而父母的逼迫又让他十分痛苦。在接受了心理医师的疏导后,他已经有所改变,心理负担稍稍放松。而他也许不知道的是,人们对同性恋的眼光其实已是更为宽容了。 随着社会越来越开放,现在同性相恋常见,甚至极少数同性恋还接受了父母的证婚。2007年3月台湾台中有一对女同性恋卤蛋与小娟,同性相恋18年,18年来两人都很认真为对方和家人付出,女方父亲80大寿许下心愿,要帮两人完成终身大事,办了27桌酒席。 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也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要人们普遍认同还需时日。前一阶段,著名演员孙海英的强烈反同性恋言论在网上引发人们热议,坚决支持的有之,强烈反对的亦有之,双方吵成一锅粥。从这件事中可见一斑,一个更包容的社会会让同性恋者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许多专家说,尽管存在对同性恋歧视的现象,中国社会实际上是对同性恋者宽容的。 对自己心灵的误读 有一些人其实对自己的性取向并不十分清楚,或者是性心理比较幼稚,他们实际上不是同性恋,但是怕自己成为同性恋。常州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王瑞文说,他们的性心理如同10岁孩童,在这样一种对自己性角色的误读下,反而有可能真的往这条路上走。有一名在常州就读的男大学生,平时喜欢上一些色情网站,看到体格健硕的男子展示着自己傲人的肌肉,就情不自禁地兴奋。这名男生平时很女性化的,与人接触也很暧昧,别人很讨厌他。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担心,虽然他知道一般人难以认同同性恋,所以他也很怕自己成为同性恋,心中十分焦虑,晚上经常失眠,成绩直线下降。他的老师见他行为偏差,便指导他来到市心理卫生中心进行咨询疏导。他一进门就说:“我是同性恋,我要治疗。”王瑞文主任与他聊天,给他讲道理,还发现他见到异性同样很兴奋,在作了一番深入的解释后,他的焦虑心情释放了很多,通过三五次疏导后,他的情况趋于正常。 王主任说,这种情况就属于典型的自己对自己的误导而产生的非正常认识。 根据医学研究发现,同性恋基本上是医治不好的。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对同性恋是以改变他们的性取向为治疗目的的,进行厌恶治疗,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功的报告。而现在只是进行心理救助,治疗的目的只是改变他们的自我不协调,不再以改变性取向为目的。教他们如何应对现实的技巧,如何与家人共处,减轻他们内心的愤怒情绪,防止可能发泄到父母或同事身上,把他们的能量引导到工作、学习上去,这样他们的生活就会平静一点。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今日看点
精华推荐
文学推荐
- 1同志爱人:我找了他十几年
- 2我终于摆脱了精神病男友
- 3同性情侣一起买房到底有多难?
- 4同妻呐喊:我终于走出了“同妻”这片苦海
- 5来自我心 作者:鱼翔楚天
- 6拒做渣受(重生)
- 7警察和警察的儿子(真实故事)
- 8分手后!我收到了男友的裸照威胁
- 9父亲和小爸的爱情
- 10你在用PrEP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