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MSM人群直译为与男人性交的男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一个由多样亚人群所组成的人群,包括男同性恋者、双性恋及异性恋的男性。 2004年12月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自疾病分类系统去除。对于同性恋的定义更正为:同性恋是指一个人无论在性爱、心理、情感及社交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这样的兴趣并未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性恋并不单单指的是性取向问题,很多出于好奇,被迫等原因与同性发生性关系的人并不是同性恋。
2001年4月20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在诊断标准中对同性恋的定义非常详细,同性恋的性活动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由此,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这是中国大陆社会的一个进步。(源自《人类性心理》)
在社会方面,记者根据网络和随机调查发现,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接受和包容同性恋现象的比例并不多。街头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对同性恋科学正确的认识,不少市民对同性恋现象产生不一样的看法。45岁的王大妈对记者说道,“这个世界不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么,两个男人在一起,这明显是变态嘛。”除了观念上的否定外,同性恋和艾滋病纠缠不清的关系也成为社会误解和排斥同性恋群体的主要因素。
在否定的同时,肯定和包容的力量正在成长。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各种思潮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社会在对同性恋的包容方面也在进步着。记者在广西大学随机调查发现,8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接受同性恋现象,这个数据显示在新思潮交会的文化前沿阵地,同性恋这种特殊的文化正在得到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和包容。广西大学学生王同学说道,“同性恋这种现象应该可以理解,只要是真实的爱,它就可以存在。”
就同性恋问题,记者采访了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永红博士。周永红博士对记者说道,“同性恋行为其实是一种不同于常人性取向的行为,从古至今都存在于社会中。除了性取向于常人不一样之外,其他都与常人无异,所以大家不必要对这类现象大惊小怪,反而这一人群由于处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得不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心理会有很多的压抑,是一个很脆弱的群体。”
记者在网络随访发现,90%的同性恋者并不认为自己性取向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10%的同性恋者去咨询过心理医生。大部分同性恋者表示:在心底他们已经能接纳自己的性取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感随着社会的进步正在强化。
不过在另一方面,95%同性恋者认为,当今社会的态度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压力。“我觉得我像是一个小偷,做什么事都得遮遮掩掩,可是我一没犯法,二没侵害别人的利益,三没危害到社会。这种境况让我感觉挺委屈的,其实我很想光明正大地拉着我男朋友的手在大街上是无忌惮的走,可是这对我来说太奢侈了”,小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无奈地对记者说道。
除了社会的压力,同性恋者受到更大的压力来源于家庭,随着年龄的增长,婚姻自然而然成了每个同性恋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在网络调查中,有近30%的同性恋者会在家庭压力下选择婚姻,“我其实也很想和自己的爱人一起白头到老,但是为了传宗接代,为了给家里一个交代,我必须强迫自己做这件让自己不开心的事”,阿龙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
婚姻作为同性恋者的归宿,是否能够完全让同性恋者享受家庭生活,记者为此采访了已婚的阿木。阿木从18岁开始进入圈子,28岁为了给家里一个“交代”和一个25岁的女孩结婚。阿木向记者坦白他的婚姻并不幸福,“其实我根本就不爱她,和她在一起仅仅是一种责任,虽然相处没什么问题,但是从内心来说,我并不能接受她。”阿木无奈的摇摇头,“我爱的只是男人,我只想过着我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不仅是折磨我,也是在折磨她,我不想再装着我很爱她的样子,那样我会很累。”
“我们这类人本来就不幸福,结婚会让我们更加不幸福”,阿木无奈地对记者说道。
- 无相关信息
- 1可不可以给我点爱人的骨灰?
- 2跟直男跑友约了场马拉松
- 3亲爱的(我和少爷的真实故事)
- 4你好,警官!
- 5恐同表哥帮我治疗同性恋
- 6我替柜中男友照顾病重的母亲
- 7一个北漂同志之死
- 8离婚后,我成了一个同性恋的儿子
- 9前男友让我感染了艾滋
- 10男神男神你掉了一个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