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耀明等多位香港明星大胆出柜,向社会公布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同性恋总是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资料显示,同性恋者占总人
近日,黄耀明等多位香港明星大胆“出柜”,向社会公布自己同性恋的性取向。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同性恋总是离自己很遥远,其实不然,资料显示,同性恋者占总人口的3%-5%。
如果你身边,一位相识多年的好友、兄弟姐妹,甚至就是你的子女突然“出柜”,你该如何面对?特别是为人父母者,当得知孩子是同性恋后,经常会有震惊、抵触和愤怒的反应,好似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某公益机构日前编制、印刷宣传册《当子女出柜时》。记者从中摘录了一些热点问题及解答。如果你身边有同性恋的朋友,也不妨读读本文,或许可以帮助你消除对他们的许多误解。
他(她)是不是受了刺激才变成同性恋?
你可能认为孩子是被别人误导才成为同性恋的,实际上,“同性恋是学来的”这种说法尽管广为流传,却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概念。其实,并没有人把您的孩子“变成”同性恋。你的孩子也许很早就知道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之处”了,没有什么人能够“改变”你的孩子。
你可能认为孩子是此前没遇到好女人(好男人)或者与异性交往受挫才变成同性恋的,你也许会怀疑小时候的一次性侵害让孩子变成同性恋的。其实,你所猜测的这些与性倾向没有因果关系。
跟同性恋做朋友看相关的书,会不会变成同性恋?
很多人看到同性恋的相关讯息时,都会有这样的疑虑。其实,感情与性取向,都是自然而然的,勉强不来的。而且,同性恋者从小就是在以异性恋为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中成长,被异性恋父母抚养、看异性恋的书与电影,身旁也多半是异性恋的朋友,他们怎么就不会“变成异性恋”呢?如果真的有人因为看了同性恋的书籍而变成同性恋,那也只能说,这个人天生就有喜欢同性的倾向。
同性恋需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根据权威的医学理论,企图通过治疗来改变孩子的性倾向是没有意义的,同性恋并不是一种需要被“治疗”的疾病。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的存在,不是选择的结果,所以你不可能“转变孩子的想法”。《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已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此举被认为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但是很多心理医生以往在受专业训练的时候,还将同性恋作为性变态来对待,即使同性恋非病理化多年后,仍然无法转变观念。一些同性恋者接受了这些医生的治疗,采取所谓的“厌恶”疗法或服用药物后,非但无法改变性倾向,反而极大地伤害了身心。
他(她)为何告诉我这些?
接受和了解孩子的性倾向非常重要,因为同性恋不仅仅是一个词。决定“出柜”时,一般来讲,他(她)往往对自己的性倾向已经有了一段漫长而痛苦的思索,“出柜”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要鼓起勇气走出始终笼罩他(她)的阴影,甚至还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此,任何人都不会草率行事。事实上,孩子对您出柜意味着他(她)对你的深爱,需要你的支持和理解。
如果你的孩子自愿向您表明身份,你可以自豪地相信在理解孩子这方面,你做得非常出色。同性恋现在仍然受到很多人的排斥,如果孩子向你坦诚公开自己,这就意味着他(她)对你怀有深切的爱与信任。在震惊之后,为人父母者应拿出勇气,同样给予孩子信任与理解。
知道孩子是同性恋,我该怎么办?
当孩子表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时,他(她)在昨天和今天其实是同一个人。你所失去的仅仅是孩子原来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以及你自以为对孩子的了解。对于年轻的同性恋者来说,父母的理解尤为重要。受到父母排斥的同性恋者很有可能走向自闭、自甘堕落甚至自杀的道路。一些青少年为了保护自己,则尽量和父母保持疏远的距离。
- 无相关信息
- 1可不可以给我点爱人的骨灰?
- 2跟直男跑友约了场马拉松
- 3亲爱的(我和少爷的真实故事)
- 4你好,警官!
- 5恐同表哥帮我治疗同性恋
- 6我替柜中男友照顾病重的母亲
- 7一个北漂同志之死
- 8离婚后,我成了一个同性恋的儿子
- 9前男友让我感染了艾滋
- 10男神男神你掉了一个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