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 > 正文

在gay圈,你已经失去正常交朋友的能力…

来源:彩虹免 作者:彩虹免 时间:2022-02-19 【投稿】 字体【

网上的自己可以毫无压力地与各种人神侃,但对现实社交并没有什么帮助,你依旧还是那个沉默寡言,不被人注意,也不知道如何融入别人圈子的自己。所以,以上,你是不是因此,已经好久没有交过一个普通朋友了?

在gay圈,你已经失去正常交朋友的能力…

你有没有发现,从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开始,一年又一年,你身边的朋友圈开始越缩越小:这其中可能有因为人事变动的同事,可能有决定回老家重新干一番事业的大学同学,可能有找到另一半而搬出合租房的室友。

老朋友一个个逐渐消失在你的圈子里,新朋友却没有及时填充这一空缺,你不是一个孤独者,无法达到一种圆融的状态,四下里依旧空虚寂寞冷。

反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竟失去了结交一个普通朋友的能力。

因为同志身份依旧隐晦,你又没有达到某种定义上的自我认同,日常生活中你碍于公开自己的取向,久而久之,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失去特质跟个性的人,对周遭的人有种天然的距离感。

但回到了gay圈,又很难讨喜,寻找朋友总有各种问题。

“颜性”交友终究是一个难以攻破的壁垒

恋爱始于“看脸”,其实并不遭到反对,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一个人的颜值高低注定是博得另一个对其深入探究的热情与否,所谓的“颜性恋”也并不肤浅。但仅仅只是结识一个普通朋友,我们也会关注其外在吗?

经常在某社交APP上看到诸如“不单身,只想交一些有趣的普通朋友”的交友宣言,却时常在一番简单的自我介绍,并在被要求先看看照片后,已读不回。

我的一个朋友在社交软件上问一个同志天菜“你找什么”,而在对方回复找“普通朋友”且互看了照片被丑拒后怒斥其虚伪。

他问我:“找普通朋友也看脸?”

我说:“附近那么多gay,你为什么会点击他的头像,然后想跟他做朋友?”

很多时候同志看一个人能不能做朋友,真的已经趋向于这个人的外形是不是自己的菜。

不单纯的交友动机会“作祟”

在努力的接触到一些所谓你的菜的时候,最后难免会演变成为希望得到进一步的肢体接触,目标就变得愈加浅薄,所谓的友情,转而成为一种更脆弱的东西,只要一拳就被击散。

能pao上转而奔向另一层关系还兴许有递进的可能,而如果pao不上,必然的会在心里“作祟”,久之便也失去相处的耐心。

直观的讲一个亲历的一个事,感受一下:

大学时期,通过豆瓣认识的大叔,互通过一个月的私信后,发现都是杭州的,便有意线下会面。大叔订了一家还蛮贵的日料店的位子,请我吃了很多很贵的东西;逛西湖,聊了很多,大叔当时也玩dota,共同话题很多;去电影院看上档大片,同吃一桶爆米花。然后是因为大学宿舍有门禁的桥段,留宿大叔家。

同床,我发现大叔有意无意地碰到我一些敏感的部位,然后看着我,像是在寻求我的回应。

当时的我,一来,可能思想还不够开放,甚至有些紧张害怕;二来,是我向来喜欢同龄的男生,并不对大叔感冒。

原先还以为会有一段“忘年之交”,结果是因为暧昧的举止而引得大为失落。

而pao不上的大叔,多半是因为“自信受挫”等原因的“作祟”,在那之后,对我便也失去了热情。

其实我并不觉得“一夜情”就一定显得肮脏与不堪,大叔礼貌性的试探,其实还是很“绅士”的,并没有一味强求。

但在仅仅是以结交一个普通朋友的目的出发,包括gay在内的大多数人,还是接受不来“我把你当朋友,你居然想上我”的设定。

而这(同志中难有单纯动机的交友),其实就跟异性恋中“男女真的存在纯友谊”的话题一样吊诡。

虚拟网络的“低成本”社交为此提供温床

虚拟社交被社会学家归类为一种“弱社交关系”。

其特点为:1)关系形态较为松散;2)信息传播开放且快速。

而从这种“弱社交关系”的特点中,我们不难分析出网络社交的“低成本(所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与“低代价(所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为前两点的错误社交方式提供了“温床”。

而即使网上的自己可以毫无压力地与各种人神侃,但对现实社交并没有什么帮助,你依旧还是那个沉默寡言,不被人注意,也不知道如何融入别人圈子的自己。

所以,以上,你是不是因此,已经好久没有交过一个普通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