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彩虹看台 > 关注 > 正文

“反同性恋”引舆论战 中国逐渐宽容

来源:心同网 编辑:心同编辑 时间:2011-07-06 【投稿】 字体【

美国某州的一个法案会造就中国一个话题的轰动?或许近日中国有关同性恋话题的争议最好地诠释了蝴蝶效应mdash;mdash;中国影星吕丽萍因转发某牧师抨击美

美国某州的一个法案会造就中国一个话题的轰动?或许近日中国有关同性恋话题的争议最好地诠释了“蝴蝶效应”——中国影星吕丽萍因转发某牧师抨击美国纽约州让同性恋婚姻合法的微博,引来大量批评。同性恋不单在中国成为轰动的公共话题,印度卫生部长4日说同性恋是“从西方不幸传入的病”而被要求道歉,巴基斯坦接连几天抗议美国使馆搞支持同性恋的活动是“文化恐怖主义行径”……世界各地有关同性恋的观念正在发生剧烈冲撞。在欧美一些国家,“同性恋”往往事关自由和人权,不容侵犯,比如“在加拿大,同性恋是政治正确,敢于反同性恋才是勇敢的人”。但在更多发展中国家,同性恋即使不再是禁忌,也常常因一些导火索挑动很多人的敏感神经。在社会的迅速变迁中,更多呼吁宽容的声音出现,但要保卫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力量也在释放。

中国同性恋正在缓慢地“从地下转到地面上”

新加坡《海峡时报》5日报道说,中国著名女演员吕丽萍近日在微博上对同性恋的歧视性言论引发热烈讨论。吕丽萍转发的某牧师微博以“羞耻”、“罪人”等词汇批评同性恋群体。她的言论震惊了很多人,并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许多人认为她作为公众人物缺乏容忍度,但也有些专家称,无论公众人物与否,大家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同性恋话题在中国还从来没这么热过,更让外电惊讶的是,如果仅从网上的言论看,支持同性恋者占据大多数。《印度日报》5日报道称,吕丽萍在微博上转发某牧师微博,抨击美国纽约州议会近日通过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法案。她的评论引起了广泛的批评讨伐之声,其微博上有关同性恋的每条言论都有超过一万条跟帖。

“环球网”就吕丽萍的言论和宋丹丹批吕的言论进行了网络民调,在接近3万名投票者之中,59%的投票者支持宋丹丹,41%支持吕丽萍。

中国社会对同性恋更宽容了吗?一些外电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国际先驱论坛报》6月29日在头版刊登一幅中国女同性恋亲吻的大照片,用跨越3页的文章报道了居住在大城市的中国女同性恋。报道说,中国国家媒体已经开始谈论女同性恋和同性恋“婚姻”,同性恋活动人士乐观地认为,他们正在缓慢地“从地下转到地面上”。报道援引一名女同性恋者的话说,她们在中国非常自由,只要不要求太多权利,人们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纽约时报》称,相比以前,如今的中国女同性恋享有更多自由,这是源于3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

日本Rocket News今年2月评论说,中国以前将同性恋、易装癖等人视为精神病患者,直到2001年中国才决定不再将同性恋者划入精神病患者。现在中国人已经基本上能接受同性恋了。在北京的地铁中有公然接吻的男同性恋情侣,在北京大街上可以看到“寻找同性的爱”这样的广告,有时候让人感觉比日本对待同性恋还要宽容。

在外电有关中国同性恋的论述中还经常冒出奇谈怪论。日文雅虎网站曾刊登日本人口专家的观点称,中国受计划生育影响,男女人口比例失调。33岁以上单身男女的比例是3:1,呈现出严重的“男性剩余”状态,中国社会现在又对同性恋持宽容态度,很多“剩余男性”不一定是从性取向出发,也加入同性恋队伍。

德国《明镜》周刊大学版7月报道说,中国年轻的同性恋人群正慢慢觉醒,不再被视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下流产物”。报道说,现在中国同性恋者的情况就好像德国几十年前,他们出入特殊夜总会,或是消失在夜色中的公园、洗手间和桑拿室。中国同性恋新一代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中国同性恋的真正开放不会太久。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