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 > 正文

《孩子们都很好》同性恋只是一个幌子?

来源:心同网 作者:列文 时间:2011-02-27 【投稿】 字体【

  奥巴马当年竞选总统时有一句口号是Change we can believe in(改变就是我们的信念),有时候你真的不能不佩服美国社会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力量。

  奥巴马当年竞选总统时有一句口号是“”Change we can believe in”(改变就是我们的信念),有时候你真的不能不佩服美国社会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力量。1993年洛杉矶爆发的种族大骚乱曾经震惊世界,但16年之后美国就有了一位黑人总统。1993年让汤姆·汉克斯斩获奥斯卡影帝的《费城故事》,表现的正是美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问题,但16年后的今天,一部美剧中如果没有引入同性恋角色,那会引来“歧视同性恋”的抨击的。想想看,你近些年看到的美剧,有不设计同性恋角色的吗?恐怕要想出一部也挺不容易的吧。之所以在前面啰嗦几句跟影片内容无关的话,就是希望大家在看《孩子们都很好》的时候,不要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在“同性恋”这个话题上,因为同性恋在美国已经成为一个见怪不怪的常态现象,把片中的那个同性恋家庭当成一个普通家庭来看,更有助于你把握影片的内涵。导演主要是想探讨家庭伦理、情感关系、个人价值、人生意义之类的话题,同性恋题材只不过是制造戏剧性冲突、推动角色间情感互动的一个巧妙的切入点罢了。

  《孩子们都很好》是这样利用同性恋题材来掀起剧情波澜的:妮可和朱尔斯组成同性恋家庭,并通过精子银行用同一个男人保罗的精子各生了一双儿女乔妮和莱塞,在乔妮18岁生日之时,弟弟莱塞提出想见父亲一面,于是两人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保罗。保罗经营着一家餐厅,40多岁还过着随性不羁的生活,同儿女见面后彼此印象都不错,于是他就同妮可和朱尔斯的家庭产生了交集,强势的妮可对于儿女对保罗的亲近十分不满,而家庭主妇朱尔斯则对保罗产生了好感,还当上了保罗家庭院的空间设计师,进而情感出轨跟保罗上了床,当妮可发现他们的私情之后,一场家庭风暴就此到来……

  本片属于美国文艺片最爱探讨的家庭问题和情感冲突类型,妮可和朱尔斯的家庭问题本就存在,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愿意再遵守母亲古板的教条,而妮可和朱尔斯的不平等关系也暗藏隐忧,保罗的介入恰好成为这个家庭矛盾总爆发的一个导火索,每个人都在情感碰撞中产生了转变,重新定位彼此之间的关系。孩子们发现有如大孩子般的保罗比母亲妮可更有亲近感,进一步引发了与妮可的矛盾。而朱尔斯与保罗的出轨,也不是因为朱尔斯“变直了”,而是妮可和朱尔斯相处时表现出的“大男子主义”,让朱尔斯找不到被爱的感觉,感受不到个人价值所在,所以才在保罗那里寻求慰藉。而保罗的生活也同样发生了改变,以前他是个随性生活、人生无目标的人,但跟这个同性恋家庭产生相处之后,他感受到了家庭对一个人的意义,对感情问题认真起来。不难看出,片名“孩子们都很好”,其实不仅仅指片中乔妮和莱塞这两个小孩子,还暗指妮可、朱尔斯、保罗这三个家长其实也是个“大孩子”,在生活、情感中有许多小孩子般的任性、自私之处需要改变与成长。可惜影片最终给出的解决方式有些牵强,通过成员们将保罗排斥在家庭之外,朱尔斯为自己的出轨行为向家人道歉,在送乔妮上大学时家人们彼此拥抱泯恩仇,给观众一个大团圆结局,实在是过于偏重维系传统家庭价值观了。影片恰恰没有表现家庭矛盾根源妮可的转变,正是她在家庭中的强势、严厉与自私给其他家人成员带来压力,日积月累形成矛盾。不能因为她是情感出轨的受害方,就只安排其他人向她道歉、交心,而不表现她向家人认错,改变自己的强势作风,来解决由她造成的这些家庭矛盾的,因而结尾的家庭和解也很难让观众信服,感觉这一家人的问题并未解决。

  《孩子们都很好》在本届奥斯卡上入围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的提名。虽然本片反应现实社会、探讨家庭问题的题材一向颇受学院评委青睐,但因为今年有《社交网络》和《国王的演讲》两部口碑强片当道,本片在最佳影片上就没有什么胜机了。马克·鲁法洛的表演是片中让人感觉最舒服自然,最会捕捉角色灵魂的,但在最佳男配角奖上同样是陪跑的性质。安妮特·贝宁的影后提名较有竞争力,一是因为她在好莱坞多年耕耘的资历,当年演《美国美人》未获影后也让评委们感觉欠她一份情;二是她在片中扮演的这个“大男子主义倾向”的女同性恋妮可显得别开生面,演技也十分出彩,尽显老态的这个男人婆形象也算是“毁容演出”了,很符合学院评委的口味。

    无相关信息